Investment field 投资领域

金融业

金融业指的是银行与相关资金合作社,还有保险业,除了工业性的经济行为外,其他的与经济相关的都是金融业。

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租赁业

特点:


金融业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

金融业指标性

指标性是指金融的指标数据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和个体状况,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金融业垄断性

垄断性一方面是指金融业是政府严格控制的行业,未经中央银行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允许随意开设
金融
金融机构; 另一方面是指具体金融业务的相对垄断性,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大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主要集中在国泰、华夏、南方等全国性证券公司,保险业务主要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

高风险性

高风险性是指金融业是巨额资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单位和个人,其任何经营决策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

金融业效益依赖性

效益依赖性是指金融效益取决于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受政策影响很大。

金融业高负债经营性

高负债经营性是相对于一般工商企业而言,其自有资金比率较低。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金融业的独特地位和固有特点,使得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金融业的发展。我国对此有一个认识和发展过程。过去我国金融业发展既缓慢又不规范,经过十几年改革,金融业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成长。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业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发展现状

债券市场

2009-2011年的3年间,中国债券市场发行量分别为86475亿元、95088亿元和69625亿元。其中2009和2010年分别比2008年多增了15748和24361亿元(2011年发行规模减少,主要是央票发行量快速缩减所致)。其中非金融企业发债(包括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数量分别为15749亿元、15293亿元和15333亿元,均比2008年增长80%以上。在自律管理模式下,我国相继推出了中期票据、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美元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超短期融资券和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等创新产品,受到了市场参与者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我国债券市场已经连续几年保持世界第五、亚洲第二的地位。

金融业保险行业

对于保险行业而言,2011年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截至3月底,A股四大上市保险企业2011年年报悉数亮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014.46亿元,同比增长9.61%;实现净利润522.66亿元,同比下降16.59%,同比增速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13.53和25.28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中国平安表现最好,营业收入、净利润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增长了31.4%、25.89%和12.5%,而中国人寿这三项数据则分别下降了0.87%、45.31%和45.49%。

金融业上市公司

51报告在线数据显示,已公布年报的1324家上市公司2011年合计营业收入为17.47万亿元,净利润收入为1.7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76%和13.66%,而2010年这些公司合计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了35.43%和39.82%。与A股整体业绩下滑不同,银行业在2011年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截至3月底,除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光大银行和宁波银行外,其余12家上市银行均已公布了2011年年报,这12家银行2011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15万亿元,占1324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的12.32%;实现净利润8489亿元,即平均每天进账23.26亿元,占比更是达到了48.79%。

金融业分支

汽车金融业
汽车金融业是指以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信托联盟组织及其关联服务组织为经营主体,为消费者、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的市场经营活动领域。
完整的汽车金融业服务体系具备3项主要职能:为厂商维护销售体系,整合销售渠道,提供市场信息;为经销商提供存贷融资,营运融资,设备融资;为直接用户提供消费信贷、租赁融资、维修融资、保险等业务。

汽车金融业最初的职能仅仅是向汽车生产企业的经销商及其下属零售商的库存产品提供贷款服务,并允许其经销商向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的贷款或租赁服务。随着其业务范围和职能的不断拓展,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开始逐步向消费者、经销商和生产商提供多种形式的全方位金融服务;现代成熟的汽车金融业已经衍生出行业金融职能:除了汽车消费信贷服务外,还包括融资性租赁、购车储蓄、汽车消费保险、信用卡等,渗透到了从制造→销售→消费,直到最后报废的整个汽车产业每个环节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其它产业。包含有条件融资、储蓄、信用卡、贷款、保险与担保等业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金融服务业链。有人甚至认为汽车产业有两条腿,其中一条就是汽车金融。

发展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金融业始创于革命根据地。最早的金融机构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广东、湖南、江西、湖北等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1926年12月在湖南衡山柴山洲特区由农民协会创办的柴山洲特区第一农民银行。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各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起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银行。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市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银行逐步并入中国人民银行。政府没收了国民党的官僚资本银行,并对私营金融业进行了社会主
金融业
义改造。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银行体系。同时,政府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动和组织农民建立了大批集体性质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并使它们发挥了国家银行在农村基层机构的作用。高度集中的“大一统”国家银行体系与众多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相结合是50~70年代中国金融业的最显著特点。  从1979年起,中国开始对金融业进行体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摆脱了具体的工商信贷业务,开始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国家专业银行逐一成立;保险公司重新成立并大力发展国内外业务;股份制综合性银行和地区性银行开始建立;信托投资机构大量发展;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合作银行、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资信评估公司、中外合资银行、外资银行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形成一个以专业银行为主体,中央银行为核心,各种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

金融业十二五规划

2012年9月18日,央行发布了《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分别从改善金融调控、完善组织体系、建设金融市场、深化金融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维护金融稳定、加强基础设施等七方面,明确了“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重点方向。[5] 
其中,规划中指出,将在“十二五”期间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坚持按照市场化方向推进金融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完善金融运行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明确政府作用的领域和边界,减少政府对微观金融活动的干预。
规划同时指出,推进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基准作用,扩大其在市场化产品中的应用。健全中长期市场收益率曲线,为金融机构产品定价提供有效基准。按照条件成熟程度,通过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价格等途径,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继续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增强风险定价能力,依托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建立健全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确保利率市场化改革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原则稳步推进。
规划还提出,要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协调推进外汇市场发展,丰富汇率风险管理工具。进一步研究建立人民币对新兴市场货币的双边直接汇率形成机制,积极推动人民币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周边国家货币汇率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挂牌。
此外,依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顺应市场、减少扭曲、积极探索、留有余地”的总体原则,进一步放宽跨境资本流动限制,健全资本流出流入均衡管理体制,完善对外债权债务管理,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以直接投资便利化为出发点,实现直接投资基本可兑换;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和扩大对外证券投资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证券投资可兑换程度;以便利跨境融资为重点,加快改革信贷业务外汇管理,深化外债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对外债权管理和监测;以扩大个人用汇自主权为着力点,进一步放开个人其他资本项目跨境交易。
规划指出,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多层次使用渠道和方式,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评估外汇储备经营的风险承受力,加大对各类投资领域、产品和工具的研究,坚持长期战略性的投资理念,坚持科学有效的投资基准模式,在审慎评估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多元化投资,优化货币资产配置,提高投资收益,实现外汇储备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的目标。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方式,更好地支持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

金融业挺进金融业

产融结合的美好蓝图、实业的艰辛与金融业的高收益、逐渐敞开的金融业大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争食金融行业“大蛋糕”。而从2012年开始,互联网企业也来势汹汹地将其触角伸向金融业深处,它们或将成为这个行业的一股颠覆力量。
民企争食金融行业“大蛋糕”
与实业的艰辛相比,金融业的高额利润对资金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产业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最初意图在于降低财务风险,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也为自身融资提供便利。不过,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同时也带来了实业空心化的隐忧,并可能引起金融秩序的混乱,因此中国依然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实行严格的牌照管制。
尽管如此,“产融结合”仍然逐渐成为中国企业青睐的发展路径,并且较早一批取得金融牌照的民营企业家由此而分享到了行业的超额利润,收获了令人艳羡的财富,包括民生银行的一众民营股东,刘永好、卢志强、张宏伟和史玉柱等;泰康人寿的大股东陈东升、孔东梅夫妇;国华人寿、天平车险的大股东刘益谦;中融信托的控制人解植坤、毛阿敏夫妇。
虽然牌照管制一直存在,但仍然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通过各种途径争食金融业的“大蛋糕”。朱孟依家族掌舵的“珠江系”先后入股北京农商行以及广州农商行等,珠江人寿已低调开业,其金融、投资、建筑的三大支柱产业战略初见雏形。成立于1990年,由家居建材起家的香江集团,投资触角也已经伸向广东发展银行、广发证券等金融机构和多家企业。
2013年4月8日,史玉柱辞去巨人网络CEO,引起不小的震动,众人纷纷猜测其归隐的真实意图在于转向金融投资,而史玉柱予以否认,表示其会长期持有民生银行股份,并不是投机者。不管“退休”的真实意图如何,史玉柱迈向金融是不争的事实。自2011年3月开始,史玉柱通过上海健特增持民生银行80多次,持有2.85%的股份。此外,其还持有华夏银行1.31%的股份和十几家其他上市公司的股份。
在金融的城邦里,还活跃着诸多富二代的身影,他们拥有高学历,在父辈们搭建的财富平台上进行着资本运作的尝试。曾在美国哈佛商学院攻读MBA的万向集团总裁鲁伟鼎,借助万向财务公司和通联资本两大平台进行金融投资;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的三一集团副总裁梁冶中将三一投资(高恒投资)作为其实验田;海鑫集团董事长李兆会,在父亲李海仓遇害时结束国外求学回国接班,其在金融领域的投资虽时有失误,却也一路频频出手、高歌猛进。



地址

杭州市余杭区钱江经济开发区欣北钱江国际大厦2幢2-3室-3

咨询热线

0571-86210859      浙ICP备18028888号